
曾經聽過一個幽默:
一個人說,流行的東西都是高尚的。話音剛落,就有人反駁:“難道流行性感冒也是嗎?”這話說得有理。前不久,在報刊上看到兩則報道。
其中一則講的是臺灣有許多產婦要求醫生為她們做剖腹產,因為過了9月份出生的孩子就得延后一年入學。有些父母還要求過頭,本來37周才算足月出生,有的胎兒才35周,父母也要求剖腹產。有人甚至為趕“良辰吉時”,要求醫生把做剖腹產的時間,控制在9點鐘劃第一刀,9點半才讓胎兒娩出,真是令醫生哭笑不得。
第二則報道則來自瑞典,所列統計數據顯示:
瑞典一些城市大醫院的剖腹產人數比3年前增加35%。其實在國內又何嘗不是這樣呢?,F在,剖腹產似乎已成為一種流行,一種時尚。但在產科專家看來,這種情況若演變下去,后果實在是令人擔憂。
面對當前這種剖腹產熱,人們不禁要問:難道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做剖腹產嗎?當然不是,但“熱”之所以能成為“熱”,是有其特定原因的。
最主要的一點是產婦及家屬的思想因素。在臨產之前,有些孕婦會出現憂慮及恐懼感,她們認為分娩是相當痛苦的過程,自己能否經受得起,信心不足。由于現代醫學的進展,麻醉及鎮痛技術可使剖腹產產婦避免分娩所帶來的痛苦,這無形之中助長了孕婦及家屬要求剖腹產的愿望。此外,孕婦及家屬對分娩過程不甚了解,特別是對產鉗助產及吸引器助產常產生誤解,認為這樣會對嬰兒有損傷而影響智力,所以當產程出現異常需要助產時,常要求剖腹產。
其次,由于婦產科醫生助產經驗越來越不足,分娩過程中一旦出現可疑的難產現象,為了避免某些不必要的糾紛發生,往往采取較為安全的分娩方式――剖腹產。剖腹產增多,陰道產減少,必然造成醫務人員陰道助產經驗的不足,形成一種惡性循環,這也是導致剖腹產率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還有就是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,需要趕在某個特定的日子之前分娩。甚至有的特意要選在某個良辰吉日分娩的情況也不少見。
剖腹產在解決難產問題時,不失為一條很有效的途徑。那為什么剖腹產熱會引起婦產科專家的不安呢?
首先剖腹產會增加產婦出血及感染的機會。剖腹產由于存在切口,羊水較易進入血管內,造成羊水栓塞,繼而導致一系列嚴重并發癥。有些產婦由于子宮切口感染或營養不良,可出現傷口裂開,長久不能愈合。由于有疤痕存在,每逢陰雨天氣,很多產婦都訴說傷口痛癢。另外,剖腹產婦今后如需要進行宮腔操作時易穿孔,再次懷孕易發生子宮切口裂開、胎盤植入等嚴重并發癥。
醫學專家曾經對70萬例產婦做過一個調查后發現,剖腹產的產婦出現各種并發癥的比例是陰道產的10~26倍。
從新生兒角度來說,剖腹產帶來的不良影響也不少。由于新生兒未經產道擠壓,失去了將1/3的胎肺液排出的機會,因而易使肺液潴留,導致嬰兒出生后仍不能自己呼吸,即所謂的“濕肺”。除此之外,還容易發生新生兒窒息、肺透明膜病等并發癥。也可因未真正達到胎兒成熟而造成醫源性早產,發生一系列的早產兒并發癥,如顱內出血、視網膜病而致盲或致殘甚至死亡。
據北京一所醫院的統計資料表明:1980~1992年剖腹產出生的新生兒死亡率為10.6‰而同期陰道產的新生兒死亡率為3.5‰。前者是后者的3倍之多。
剖腹產造成的經濟負擔也是較重的,其費用相當于順產的2~3倍,很多產婦對醫院的收費感到不滿。將來實行醫療保險后,也許會超過產婦的保險額,這樣不但給國家造成浪費,而且給醫院及產婦均造成損失。
水能載舟,也能覆舟;藥能救人,也能殺人。剖腹產在解決難產問題方面確實是一種切實有效的途徑,但如果不掌握適應癥,盲目濫用,帶來的后果也是相當嚴重的。筆者希望通過本文,能給這股剖腹產熱降降溫,還這些頭腦發熱的人們一個清醒。
(以上內容僅授權獨家使用,未經許可請勿轉載。)
本文來自論壇,由網友發布,本站僅引用以提供參考,不代表本站贊同文章的觀點。如您認為本文在內容和知識產權上侵害了您的利益,請與我們聯系(責任編輯:zxwq)
『三媽媽育兒網獨♀家♂使用,轉載請注明出處!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