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小時候每到春節時候是最開心了,因為春節時好吃好玩不用說,還不用做作業,更不會挨打挨罵(老家傳統是過新年期間不打罵孩子,省得他這一年都會被打罵),最最高興的當然還有那小紅包里面裝著的壓歲錢了。(爸媽會給,長輩會給,親戚會給)整個新年期間,收到的壓歲錢真是不要太多哦!那時的我們幸福死了。
可是,收了幾十年的押歲錢,可你真的知道壓歲錢的來歷,壓歲錢的意義嗎?今天,小編就關于壓歲錢的意義,和大伙詳細說說:
壓歲錢的意義是什么
壓歲錢的來歷
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,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。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,通常認為有辟邪驅鬼,保佑平安。
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,當時也叫厭勝錢,或叫大壓勝錢,這些錢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,而是一種佩戴的錢幣形狀的避邪品。壓歲錢的的來歷有兩個寓意,一種為壓“祟”。祟是傳說中的小妖,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來害熟睡的孩子,傳說有人年夜飯后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邊,以此助孩子把祟嚇退,因此得名為“壓祟錢”。
還有另一種說法為“壓驚”。傳說古代有一種兇獸叫“年”,每隔365日后之夜就會出現,讓人非常害怕。人們最開始用食品來安慰在驅趕“年”時受到驚嚇的孩子,隨著時間推移,逐漸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,至宋便有“壓驚錢”。
壓歲錢最開始并不是真的給錢,而是給像錢一樣的象征性東西,以起震懾作用,隨著長輩在過年時包一塊大洋給子女的情形出現,壓歲錢的意義才發生重大改變。從此以后,壓歲錢的辟邪去魔的說法逐漸結束,演變成了希望晚輩步步高升等美好勵志的寓意。但依舊有希望晚輩能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、平平安安的祝愿。
壓歲錢的意義是什么
傳統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惡驅邪。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,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,“歲”與“祟”諧音,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。
壓歲錢的意義是什么
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后,壓歲錢的意義也發生了改變。壓歲錢“避邪去魔”的功能逐漸結束,而其新擔負的“一本萬利”、“財源茂盛”、“步步高升”等“勵志”作用應運而生。
壓歲錢有兩種,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,置于床腳;另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,即由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。
小編的話:看來,壓歲錢是一種象征,象征著新的一年,新的開始,而且還有“壓驚”這一說法。至于壓歲錢包多少,就沒有規定了,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,有的講究一個整數;有的包個月月紅;有的會隨便給??傊?,不管給多少,用什么方式給。它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,應該繼續傳承下去。
『此文★為三媽媽育兒網②文章,轉載請聯系網站管理人員!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