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那些游戲嗎?有了孩子還可以繼續和他玩。
一說到小時候玩的游戲,都是滿滿童年的回憶,下面這些游戲,你小時候玩過幾個?
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那些游戲嗎?有了孩子還可以繼續和他玩。
一說到小時候玩的游戲,都是滿滿童年的回憶,下面這些游戲,你小時候玩過幾個?
1. 拉大鋸
也許是媽媽,也許是姥姥,拉著我們的小手,來回搖著、唱著——
“拉大鋸,扯大鋸,姥姥家唱大戲……”
“搖啊搖,要到外婆橋……”
聽出地域差別了沒?
2. 蕩秋千
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,蕩啊蕩——最簡易安全的秋千,是很多小朋友的最愛。
3. 同步走
寶寶的小腳踩到媽媽的腳面上,寶寶被媽媽帶著走過來走過去,比自己走省勁多了。媽媽可是很累喲。
4. 抬“花轎”
媽媽和爸爸的手握在一起,形成一個方形的“轎子座”,抬著寶寶四處走,還可以上下一顛一顛的,真有點像坐轎子呢。
5. 盲人摸象
一個人把眼睛蒙上當盲人,另一個人當大象?!懊と恕泵侥睦锞驼f:“這是大象的頭?!薄斑@是大象的耳朵?!保ㄊ孪嚷犨^“盲人摸象”的故事效果會更好)
6. 節節高
第一個人先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,其余四指呈抓握狀,第二個人也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,其余四指則握住第一個人伸出的大拇指,之后兩個人的另一只手依次像剛才一樣疊加,游戲循環進行,即不斷把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疊加到最上面。
7. 捻捻轉
找一個小一點的藥瓶蓋,橡皮的、硬塑料的都可以,在瓶蓋的正中間扎個小眼,把牙簽插進去,這樣一個簡易的捻捻轉就做好了,當然也有賣現成的。
8. 轱轆轱轆
“轱轆轱轆剪子,轱轆轱轆錘……”
在胸前作繞線動作,接著分別做出不用的手指動作。如“轱轆轱轆剪子”,就是在繞雙拳后,伸出食指和中指,做出剪刀的樣子,“轱轆轱轆一”,就是在繞拳后伸出一個手指頭……看似簡單,孩子可能會玩的樂此不疲。
9. 彈杏核
杏核隨意地撒在桌面或光滑的地面上,用食指向前撥動一個杏核去碰擊其他的杏核,看誰彈得遠。 小時候玩具少,這些天然的物品都被開發來做玩具。
還有把杏核兩面涂上不同的顏色,一只手把乒乓球拋起來,趁乒乓球落地彈起的時間,把若干杏核翻面后再接住乒乓球。小學生放學后經常幾個同學一起玩。
10. 紙飛機
紙飛機有好幾種疊法,要想飛得又高又遠,也是個技術活呢。小男生們很喜歡炫耀自己的飛機。你會疊幾種呢?
11. 數字拍手歌
“你拍一,我拍一,一個小孩開飛機……”,拍手歌有很多很多版本……也會隨著時代加進新的內容。你小時候說的拍手歌是什么?現在孩子說的又是什么?
12. 老鷹捉小雞
一大幫小朋友一起玩才有意思,一人當老鷹,一人當母雞,母雞后面跟著一隊小雞,都拉著前面人的衣服。老鷹要捉小雞,母雞就要攔著它,保護小雞不被捉到。排在后面的總是要比別人多跑很多路……
13. 一網不撈魚
兩個人拉起手做“網”,小伙伴們魚貫從網下穿過,“一網不撈魚,二網不撈魚,三網就撈小尾巴尾巴尾巴……”最后那個“魚”字一出口,正好經過“網”的小朋友就被捉住了。
14. 玩火柴棒
小小火柴棒非常簡單,但卻非常神奇,千變萬化,不僅能拼搭出長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等各種形狀,還能拼出不同的數字,多樣的物體形狀,還有一些奇妙動腦筋題目,令人百玩不厭。
移動2根,讓等式成立,挑戰一下自己吧!
火柴現在不常見了,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,比如牙簽、吸管等等。
15. 走高蹺
用兩個高度相同的罐頭盒或者其他的小桶、木塊,綁在腳上,就是“高蹺”了。雖然不算高,但要走穩了也得小心翼翼的。
16. 挑棍
把一大把冰棍棍往地上一撒,然后開始屏息靜氣地一根根拾起來,如果碰動了別的棍,就換人。誰拾得多就算贏。以前那種細的冰棍棍最適合玩這個游戲。
17. 二人三足行
兩人并排站著,用繩子將兩人挨著的腿綁在一起,這樣往前走,動作不一致就會摔。通常這是小運動會的比賽項目??茨慕M先到終點。
18. 炒黃豆(翻餅烙餅)
兩個人面對面拉手,“炒、炒、炒黃豆,炒完黃豆翻跟頭”,或者“翻餅烙餅,油渣餡餅”一邊說有節奏地向左右擺手,當念到最后一句時,舉起一側的手臂,從手臂下鉆過,翻轉身體成背靠背狀。然后繼續念兒歌并再次從手臂下翻轉,還原面對面的姿勢。
19. 冰棍化了
小時候一大幫孩子在院子里玩,一個人追,其他人跑,被追者快被追上時就可以說“冰棍”然后站立不動,追的人就不能再追,等他離開后,再說“化了”然后繼續跑。
類似的游戲還有:
20.木頭人
大家一邊走一邊齊聲說:“我們都是木頭人,不許說話不許動,看誰的立場最堅定?!比缓笕w保持說最后一個字的姿勢不動,誰先動誰輸。有些孩子故意做出一些搞怪的姿勢逗趣,旁邊的人還得忍住不笑,不然就算輸。
其實,小時候玩的還有很多:翻繩(挑花線)、七巧板、 踢毽子、丟沙包、跳格子、下飛行棋、斗獸棋、陸戰棋、打撲克二十四點……不花錢或者花很少錢,就能帶來無窮的快樂!
現在,這些游戲的魅力依然存在,趁著國慶假期,和孩子一起玩起來,爸爸媽媽也可重溫兒時的快樂。
『②此文為三妈妈育儿网www.3mama.CoM文♀章,轉載請聯系!』